【一带一路故事】共同守护这一江碧水

发布日期:2020-07-27 信息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作者:刘向晨 陈霞 字号:[ ] 分享

七月的老挝南欧江畔,万木葱笼,浓翠蔽日,汹涌澎湃的江水,孕育着无限生机。

早上7点,琅勃拉邦省勐威县宣传办的晟玛妮就风风火火地赶到办公室。中国电建员工和当地民众30多人组成志愿者团队已经集结完毕,共同组织了一支车队,今天要到勐威县的南欧江里开展“增值放流鱼苗”活动。

每年的7月13日是苏帕努翁国王的生日,老挝政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王,将这一天定为“老挝水生生物和野生动物保护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保护生态,增值放流鱼苗活动”, 如今这项活动已成为一项民风习俗。

作为湄公河在老挝左岸最大的支流,南欧江贯穿北部山区,在琅勃拉邦汇入湄公河。沿岸有近100万民众择河而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上种田,江中捕鱼,曾是两岸民众最主要生计。

“每年的鱼苗放流仪式,是我们琅勃拉邦省的的盛事,南欧江边的每个县城都会组织,很多老挝的中资企业也会参加,坚持时间最长、效果最好、投入最大的,要数中国电建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了。”琅勃拉邦省副省长苏甘先生说。

作为中资企业在海外首个以全流域整体规划和BOT 投资开发的项目,中国电建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从一开始便把“科学开发,绿色发展”奉为圭臬。为其量身定做的“一库七级”设计方案,便以尽量减少原居民搬迁,尽量减少耕地、林地的淹没损失,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吴玉江是分管南欧江流域公司移民生计工作的负责人。“当我第一次来到南欧江,便被两岸的旖旎风光所震撼。每一名电建人打心眼里,都想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

他介绍说,从2012年项目开工建设至今,8年以来,不论是在建设期,还是运营期,项目公司每年都会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南欧江增值放流活动,并与项目所在地政府以及渔业保护部门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虽然上半年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在多方努力下,老挝的经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从6月底,吴玉江和同事们便开始为7月中旬举办的鱼苗放流活动做准备。今年,他将作为一名志愿者代表南欧江流域发电公司参加位于勐威县二级电站的鱼苗放流活动。

多次参加鱼苗放流活动的吴玉江,跟晟玛妮也已是老朋友。经过沟通协商,今年二级电站将捐赠2400万老挝币,购置鲤鱼、鲫鱼、罗非鱼等经济鱼类,还有湄公河鲶鱼、细鳞鱼、鲮鱼、爪哇须鲃鱼等名贵鱼种。

大家集合完毕,从县城出发,只需20分钟,放流地点就选在勐威县郊外南欧江畔。离这里最近的二级电站和五、六级电站作为南欧江一期工程,均在2016年实现投产发电,已累计发电49亿度。

一路上,晟玛妮不时跟吴玉江攀谈。她坦言,当时建设电站的时候,曾经也为环保问题担心过,但她自从参与了放流活动,她才真正了解了电站,了解了中国电建对环保的重视和投入。

宋苏是勐威县一家冷饮店的店主,随着二级电站的投运,县城的用电得到了充分保障,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意也越来越好。今年,是他作为志愿者第一次参加放流鱼苗活动。“早就想到二级电站来看看了,今天看了果然名不虚传,有了充足的电力能源保障,我们日子会越过越好。”

二级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点帕景村的村民代表也来了。三年前,高标准建设的移民新村,每家每户是吊脚楼,有配套的学校、寺庙、诊所,新的移民村,路通了、电通了、网络也通了,很多村民到二级电站培训工作,有些则顺着电站配套建成的公路,到琅勃拉邦做生意,但村民还是喜欢到江里捕鱼,打渔不再是必须,而成为一种对过去岁月的纪念。

一条江上,七星闪烁,注入了动力,保护了环境,增加了税收,带动了就业,改善了民生……

参与活动的人员每人手提一袋或两袋鱼苗走向河边,轻轻地打开袋子,让南欧江的水缓缓流入袋内,待鱼儿适应水温后,再缓缓地让鱼儿游向水中,每一个动作都呵护着袋子里的鱼儿。5万多尾鱼苗在大家的呵护下,被缓缓投放到南欧江中,传递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关爱。

看着一条条的小鱼儿游向江中,大家也默默地许愿...... 每个人脸上都浮现起欣慰的笑容!

在活动现场,新任勐威县县长卜蒙感慨地说:“南欧江是我们的母亲河,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建和我们一起建设她,保护她,投入了真情,赢得了民心,这是老中友谊的最美见证……”

仅已投产发电的南欧江一期,便已累计放流鱼苗100余万尾,还有植树造林,投用先进的水质监测和水情监测系统……

水更清、鱼更肥、人更美,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新的南欧江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