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打造智慧工地“成都样板”

发布日期:2019-03-19 信息来源:水电七局 字号:[ ] 分享

“你看,我现在用手机打开工作平台,项目基本的重要信息都在上面,扬尘噪音监控啊,风速、视频监控,安全隐患提示……”3月15日,成都市住建局主办的智慧工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成都地铁轨道18号线机电A标(以下简称机电标)世纪城站举行。刷脸进工地、安全帽实时定位、自动喷淋减轻扬尘……为了给安全施工保驾护航,如今的工地都装上了“大脑”,成了“ 智慧工地”。

工地上多了黑科技     

进入工地的第一关就让你感受了科技的力量,项目门口的电子门禁需要特殊密码才能通行。这个特殊密码一个是人的脸,另外一个就是安全帽。人脸识别加上安全帽上的电子芯片合二为一双重验证,通过验证之后才能通过门禁走进工地施工区。    

机电标安全总监钟毅介绍到,这样既可核实在岗工人数量,还能确保工人着装符合安装操作规范,让迈进工地的第一道门就是安全的。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个扬尘噪音监测系统,上面显示着空气中的PM2.5、噪音等指标。钟毅介绍,“在道路两侧楼上安装有喷淋点,扬尘数据超过报警值后,比如 PM2.5 超过限值,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喷淋系统洒水降尘,确保环境达标。”     

钟毅指着一顶安全帽告诉记者,在施工人员的安全帽里都装有芯片,人员身份信息录入芯片中后,结合三维建模,人员每时每刻的运动轨迹,都能在后台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人员在施工中遇到危险,比如24 小时之内,人员没有移动的话,系统就会启动紧急预警。”     

大数据带来的变化    

尽管现场有不少能直观看见的高科技,但是对于智慧工地而言却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随着工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智能化、BIM、物联网等集成应用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智慧工地”应运而生。机电标项目经理张剑告诉记者:“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智慧工地,起到了推动建筑工地施工项目实现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实现了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已成为建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些手段,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依托数据化工作平台这个“超级大脑”,机电标从项目设计、建造、运维,全周期智能化介入,将每一个单元标签化,依托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将建筑图纸电子化,并利用大数据精细化管控建造过程,实现每一处建造数据可追溯性。这就好比给整个工地装上了智慧的大脑,可看、可听、可说。   “这样对于我们管理者而言,就好比多了一个超级秘书。”说起智慧工地建设,张剑有些止不住。

品牌的潜移默化   

此次观摩,吸引了成都市建筑业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成都轨道交通参建方、当地媒体等100多家单位共计300余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   而机电标作为此次成都市地铁项目唯一的“智慧工地”示范项目,同时天保湾大桥项目一并入选,对于中国电建的轨道建设品牌效应不言而喻;能在成都市上千家建筑工地脱颖而出,也并非易事。   

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成都区域总承包部安全总监邹会均告诉记者,在最终从17家入围名单中,中央企业比比皆是,为了争创此次智慧工地示范点,可谓各显神通。因此总承包联合成水公司和一分局预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我们虽然隶属于不同的分局,但是对于成都市场而言,我们都是中国电建,因此,在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我们相互配合度十分之高,这也是我们对现场促市场更深层次的理解吧!”正是几家单位亲密无间的合作,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机电标和天保湾大桥项目顺利入选其中。    

参观结束时,邹会均略显兴奋的告诉记者,正因为此次我们两个工地的入选,还附带对我们成都市信誉评价有所增益,这也算大家努力得来的结果。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